ISSN 1003-8035 CN 11-2852/P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SCD收录期刊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Scopus 收录期刊
  • DOAJ 收录期刊
  • GeoRef收录期刊
欢迎扫码关注“i环境微平台”

基于灰色关联与粗糙依赖度的甘肃兰州市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牛全福, 陆铭, 李月锋, 冯尊斌, 高文信, 陆小琳

牛全福, 陆铭, 李月锋, 冯尊斌, 高文信, 陆小琳. 基于灰色关联与粗糙依赖度的甘肃兰州市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 30(5): 48-56.
引用本文: 牛全福, 陆铭, 李月锋, 冯尊斌, 高文信, 陆小琳. 基于灰色关联与粗糙依赖度的甘肃兰州市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 30(5): 48-56.

基于灰色关联与粗糙依赖度的甘肃兰州市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摘要: 危险性评价是泥石流灾害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多因子综合评价是泥石流危险性评估的主要模式。由于泥石流灾害的不确定性和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因而非确定性分析方法成为其评估首选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泥石流频发的兰州市为例,针对常规研究中选取的坡度等10个地形影响因子,首先应用复相关系数法去除地形因子间相关性,获得综合主要地形影响因子的地形易发性因子;然后,从地形易发性、地质岩性、地貌类型、降雨、植被覆盖度5个影响因子出发,应用灰色关联度、粗糙依赖度以及融合灰色关联度与粗糙依赖度的模糊综合方法获取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图。评价结果可知:(1)地形起伏度、坡向变率、地表粗糙度、坡长、坡度变率、植被覆盖度和降雨对该地区泥石流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与现场调查结果相吻合;(2)将三种评估结果与泥石流灾害进行叠加分析发现,研究区大多数泥石流点分布在0. 4~0. 6和0. 6~0. 8区间,且三种方法获得结果的趋势一致,均较客观地反映研究区泥石流危险性的空间分布;(3)由ROC曲线分析,灰色关联度和粗糙依赖度的评估结果精度比较接近,其ROC曲线下面积均接近0. 7;融合灰色关联和粗糙依赖法的模糊综合方法所得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0. 7,其说明该模型评估的结果较好地反映泥石流危险性分布,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 期刊类型引用(2)

    1. 张田田,杨为民,万飞鹏,吴玉涛,邱占林,吴季寰. 抚顺城区采动地裂缝变形特征及其演化过程. 地质与勘探. 2022(01): 187-199 . 百度学术
    2. 吴玉涛,杨为民,周俊杰,于鸿坤,李晓乐,张田田,万飞鹏. 河北平原隆尧地裂缝成因机理与模式研究.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0(05): 169-17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99
  • HTML全文浏览量:  108
  • PDF下载量:  525
  • 被引次数: 3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9-10-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