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高烈度区隧道软硬围岩交接段减震层减震效果分析
-
摘要: 为提高位于地震高烈度区隧道软硬围岩交接段的抗震性能,本文以某铁路隧道为研究背景,利用有限元差分软件FLAC~(3D)对隧道软硬围岩交接段不同位置施设减震层的减震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减震层施设于围岩与初支之间的横竖向位移减震效果为25.16%和6.82%,最大、小主应力减震效果为60.46%、54.65%,最大剪应力减震效果为66.97%,最小安全系数减震效果为45.90%~58.71%;(2)减震层施设于初支和二衬之间横竖向位移减震效果为0.79%和0.62%,最大、小主应力减震效果为68.14%、12.71%,最大剪应力减震效果为35.84%,最小安全系数减震效果为29.51%~51.66%。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抗震设防设计提供参考。
-
-
期刊类型引用(5)
1. 韩健松,崔光耀,王道远. 强震区隧道洞口段新型墙-板抗减震措施的效果分析.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01): 9-16 . 百度学术
2. 王立新,范飞飞,汪珂,李储军,姚崇凯,甘露. 地铁车站不同减震层的减震机理及性能分析. 铁道标准设计. 2022(05): 131-139 . 百度学术
3. 崔光耀,熊泳,郭艳军. 上软下硬地层小净距双线矩形隧道减震措施研究.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2(09): 62-67 . 百度学术
4. 安栋,刘天旺,郭艳军. 强震区跨断层隧道纤维混凝土衬砌抗震效果分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1(06): 98-103 . 百度学术
5. 崔光耀,李鹏宇,王庆建. 强震区隧道软弱围岩洞口段桩-筏抗震措施的作用效果分析.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1(04): 106-112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9
- HTML全文浏览量: 44
- PDF下载量: 155
- 被引次数: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