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武隆庆口危岩形成机制及失稳模式探讨
-
摘要: 武隆区庆口危岩底部含0.4~0.6 m厚煤层,开采历史长达200余年,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已形成了宽约1.2~5.5 m的宏观裂缝,一旦失稳将直接威胁319国道和乌江航道。在对危岩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基础上,按照采空区形成过程,结合危岩变形特征,对庆口危岩的形成机制及失稳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应用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陡崖带的地形地貌、岩性组合、岩体结构特征为危岩形成的主导因素,地下采煤是危岩形成的诱发加剧因素。煤层采进过程中上覆岩体发生了应力调整,诱发山体朝北东临空面方向外倾变形,促成了构造裂隙追踪贯通形成危岩体侧向控制裂缝,从而减弱了山体对危岩的约束,导致危岩转为沿软弱夹层与侧向裂缝的交线,朝北西临空面方向发生视向滑动。
-
-
期刊类型引用(4)
1. 杜文瑄,施益军,徐丽华,翟国方,陈伟,陆张维. 风险扰动下的城市经济韧性多维测度与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地理科学进展. 2022(06): 956-971 . 百度学术
2. 张洪奎. 北斗定位技术在管道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中的应用. 油气储运. 2020(07): 813-820 . 百度学术
3. 熊俊楠,孙明远,孙铭. 基于GIS及耦合协调原理的长输管道山洪泥石流风险性评价. 天然气工业. 2019(03): 116-124 . 百度学术
4. 钱东良. 天然气管道地质灾害及其风险控制分析. 四川水泥. 2019(08): 211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1
- HTML全文浏览量: 17
- PDF下载量: 219
- 被引次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