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3-8035 CN 11-2852/P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SCD收录期刊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Scopus 收录期刊
  • DOAJ 收录期刊
  • GeoRef收录期刊
欢迎扫码关注“i环境微平台”

考虑弹性核作用下的冲击地压形成机理模型试验

许海亮, 孙金斗, 覃吉宁, 任合欢

许海亮, 孙金斗, 覃吉宁, 任合欢. 考虑弹性核作用下的冲击地压形成机理模型试验[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0, 31(1): 120-126.
引用本文: 许海亮, 孙金斗, 覃吉宁, 任合欢. 考虑弹性核作用下的冲击地压形成机理模型试验[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0, 31(1): 120-126.

考虑弹性核作用下的冲击地压形成机理模型试验

  • 摘要: 使用CCD相机搭建实验图像数据采集系统,采用花岗岩模拟坚硬顶底板、红砂岩模拟软岩层组合成岩层结构,近似还原顶板来压过程中软岩层的变形破坏过程,研究帮部"弹性核"对冲击地压至灾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上覆顶板来压时,可将软岩层划分为塑性破坏区、弹性承压区、原岩应力区,弹性承压区易形成较大的弹性核。(2)软岩层变形能在弹性承压区大幅度积累,其积累过程是波动式上升的;在峰值荷载前,变形能积累和释放的频率加快;达到峰值荷载时,弹性承压区变形能存在明显的释放过程。(3)冲击地压发生时,塑性破坏区冲击并反作用于临近岩体使其短暂收缩。(4)冲击地压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一方面,由于水平约束的消失,弹性承压区的受力状态由水平方向受约束的压缩状转入单轴压缩态,导致其承载能力减弱;另一方面,承载区面积快速减小,导致软岩层承压区域承担的竖向荷载突增;两者共同作用导致冲击地压出现渐进性的冲击和破坏。
  • 期刊类型引用(5)

    1. 赵同彬,姚金鹏,郭磊,郭伟耀,张玉宝. 深部巷道应变型冲击地压能量模型及近场围岩供能规律研究. 煤矿安全. 2023(07): 34-40 . 百度学术
    2. 许海亮,郭旭,孙金斗,朱万宇. 基于层间摩擦滑动的煤柱冲击地压实验研究. 中国矿业. 2022(02): 141-148 . 百度学术
    3. 周科. 基于多因素耦合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 中国煤炭地质. 2022(S1): 104-108+158 . 百度学术
    4. 刘兴荣,魏新平,陈豫津,王翔宇. 基于增量加载法的泥石流拦挡坝抗冲击力数值模拟——以甘肃舟曲三眼峪沟泥石流拦挡坝为例.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1(02): 78-83 . 本站查看
    5. 张俊文,钟帅.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研究进展及技术体系分析. 煤炭技术. 2021(07): 105-10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6
  • HTML全文浏览量:  11
  • PDF下载量:  191
  • 被引次数: 7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20-02-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