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泥石千枚岩力学性质及其饱水劣化机制
-
摘要: 针对工程中常见的千枚岩,进行了不同片理角度的压缩试验以及相关的SEM测试,分析了片理面和含水量对其力学性质和破坏模式的影响以及千枚岩的软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片理角度千枚岩的应力-应变曲线大体一致,都经历了压密段、弹性段、屈服段和破坏段;饱水岩样的屈服段更加明显,峰值应变增加,应力-应变曲线跌落变缓。(2)千枚岩的各向异性显著,片理角度从0°到90°,弹性模量呈倒S型变化规律,变形模量和抗压强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U型变化规律;饱水千枚岩的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分别下降了41.63%~47.38%,37.44%~43.02%,强度软化系数为0.49~0.70,其中β=30°时软化系数最小。(3)千枚岩的破坏模式可分为3种类型:张拉劈裂破坏,剪切滑移破坏和张拉-剪切复合破坏。饱水试样的破碎程度低,脆性减弱,剪切破坏增强。(4)黏土矿物颗粒吸水膨胀、颗粒间胶结物溶解,使得黏土矿物软化、剥落,岩体结构变得松散,这些微结构的改变导致了千枚岩力学性质的劣化。
-
-
期刊类型引用(6)
1. 常伟学,梁庆国,李奇伟,樊纯坛,魏健. 富水千枚岩隧道大变形特征及控制措施研究. 现代隧道技术. 2024(03): 236-244+252 . 百度学术
2. 帅攀,赵伟华,周怡劼. 千枚岩倾倒变形岩体饱水软化效应试验研究. 地下水. 2023(02): 8-12 . 百度学术
3. 周航,陈仕阔,刘彤,李涵睿,岳平超. 复杂山区深埋隧道软岩大变形机理研究——以杨家坪隧道为例. 工程地质学报. 2022(03): 852-862 . 百度学术
4. 许江波,费东阳,孙浩珲,崔易仑. 节理千枚岩能量传递与动力学特性.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7): 986-995 . 百度学术
5. 付宏渊,曹硕鹏,张华麟,曾铃,史振宁. 湿-热-力作用下软岩边坡破坏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7): 2081-2098 . 百度学术
6. 彭锋. 干湿循环作用对泥质板岩冲击动力性质的影响. 湖南交通科技. 2021(03): 54-5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9
- HTML全文浏览量: 9
- PDF下载量: 198
- 被引次数: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