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Verhulst模型的山西太原地面沉降趋势分析
-
摘要: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地面沉降的诱发因素和研究对象,发现具有灰色特性,并且地面沉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与Verhulst模型曲线相似,因而可以应用该模型预测太原市地面沉降。其次根据五个沉降中心中30个典型的水准观测点的累积沉降量建立了灰色Verhulst预测模型。最后预测了2010年与2015年的地面沉降发展趋势,得出2010年总体沉降范围向外扩展,小店中心扩大幅度较大,吴家堡年均沉降速率持续减缓;到2015年西张沉降趋势基本趋于稳定状态,万柏林和下元沉降速率减缓,吴家堡沉降幅度变化不大,万柏林、下元和吴家堡的沉降范围已连成一片,小店中心最大沉降量达1 508 mm,年均沉降速率为45 mm/a。
-
关键词:
- 地面沉降 /
- 灰色Verhulst模型 /
- 累积沉降 /
- 预测
-
-
期刊类型引用(5)
1. 赵同彬,姚金鹏,郭磊,郭伟耀,张玉宝. 深部巷道应变型冲击地压能量模型及近场围岩供能规律研究. 煤矿安全. 2023(07): 34-40 . 百度学术
2. 许海亮,郭旭,孙金斗,朱万宇. 基于层间摩擦滑动的煤柱冲击地压实验研究. 中国矿业. 2022(02): 141-148 . 百度学术
3. 周科. 基于多因素耦合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 中国煤炭地质. 2022(S1): 104-108+158 . 百度学术
4. 刘兴荣,魏新平,陈豫津,王翔宇. 基于增量加载法的泥石流拦挡坝抗冲击力数值模拟——以甘肃舟曲三眼峪沟泥石流拦挡坝为例.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1(02): 78-83 . 本站查看
5. 张俊文,钟帅.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研究进展及技术体系分析. 煤炭技术. 2021(07): 105-10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97
- HTML全文浏览量: 4
- PDF下载量: 428
- 被引次数: 7